黑天鹅降临,酒旅行业首当其冲。
春节到来的前一周,中国文旅部还乐观地预测,年中国春节出游人次有望突破4.5亿,其中出境游人次将超过万。一周之后,风向大转,新型冠状病毒开始蔓延至全国,在家隔离成为春节期间的关键词。和餐饮、零售等服务业一样,因为体验更多是线下完成,与交通和人口移动密切相关,酒旅毫不意外地成为损失最惨重的领域之一。
本该因春节黄金周游忙得焦头烂额的在线旅游平台,开始了针对疫情的应急措施——启动重大灾害保障金、扩大退订保障范围、发布特殊退订政策;消费者在退订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损失,将由OTA平台自行承担,这其中就有携程、飞猪和同程艺龙的身影。
酒旅是个非常国际化的生意,春节期间忙碌的还有那些外企——以及中国游客们。
有的旅客因为疫情无法出行。OYO在春节前针对疫情发布退改保障政策,为武汉地区酒店用户提供全额无损退款服务,损失由OYO承担;爱彼迎则在春节后进一步升级“特殊退订政策”适用范围,为湖北省内房源预订和房客出行提供免责取消保障。
有的中国旅客则因为疫情,被酒旅业拒绝服务。
Booking在北京时间1月30日邮件告知用户:“可能”无法入住已预定的酒店——但很快,中国旅客们发现“可能”就变成了现实。酒店一方的说法是,Booking官方要求酒店取消中国游客的订单。虽然Booking进行了退款,但并未为忽然被强制取消订单的中国用户寻找替代住所。
booking在北京时间1月30日开始,强制取消中国旅客的酒旅订单。
如今病毒仍在持续蔓延,仅仅是开年,就预兆了中国酒旅行业这一整年的艰难蜕变。
在此之前,酒旅行业似乎沉寂了许久。携程以并购形式结束与艺龙的价格战后,OTA市场高度集中。尽管阿里巴巴派出“飞猪”,美团也派出“美团旅行”,但与几年前相比,行业的火药味淡了不少。市场玩家们彼此间业务重叠,又各自为战、各自奔赴前程。没有明晃晃的拼刺刀,只有暗潮涌动。
虽说年没有一个好的开端,身处三个轨道的携程、OYO和爱彼迎却早已各自画好新一年的图纸。按照原规划,携程继续包揽国内大部分OTA市场份额的同时,把重心放在了持续下沉和国际化上;爱彼迎身上的标签开始丰富,“民宿短租预订平台”不再能概括所有,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成为其“新的旅程”;OYO则重点解决飞速扩张后带来的遗留问题,找准自己的定位。
这些规划原本可以按部就班展开,只因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一切都得画上问号:疫情持续时长尚有不确定性,疫情期内国内游及出境游按下暂停键,入境游主观客观意愿也大幅降低;而疫情结束后,出游意愿能否迅速修复、旅游行业迎来报复性增长也未知,这些都将直接影响交通与住宿行业。
被疫情打乱了节奏的酒旅行业,需要逐步找回自己的节奏。
携程:国际化抱恙,下沉来补?
在线旅游赛道俨然一片红海,年更是如此。在线旅游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包含携程、去哪儿、飞猪在内的TOP5玩家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因而面向C端用户的创业空间相当狭窄,行业的创业热情逐渐被消磨。
赛道里的小玩家活得尤其艰难,很多旅行社都会觉得“难受”。一位做垂直细分自驾游的创业者向36氪表示,在年下半年,成团量只有往年一半左右,旅游并非必须消费,经济不好了大家就会减少出游次数。
另一个受到影响的是商务出行。一位中高端酒店顾问公司的创始人表示,带有会展的门店受到冲击较大,参会、参展人数明显减少,规模缩小,这种状态极可能会在年延续。对于酒店而言,频繁出差的商务旅行者是酒店忠诚用户的重要构成者,企业雇主在差旅方面的缩减会直接影响酒店预订。
酒店的生意难做了许多,酒店们极度渴望流量,但流量往往被OTA等线上渠道垄断。因此,年将会是酒店与OTA艰苦博弈的一年。一个表现是,酒店在尽力谋求直销,鼓励用户从OTA渠道预订转向酒店直订,KalibriLabs研究表明直订能增加8.6%的利润。
不过上述创始人依然表示:“携程对酒店行业来说利大于弊,确实很多时候会有很多费用,只要懂规则、用好规则就可以。”携程无论是作为包买方还是平台方,都能为酒店输入来自机票、高铁票渠道的用户,而这些用户通过酒店自身无法获得。
在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住宿事业群CEO陈瑞亮眼中,在线酒店预订酒店赛道看似一片红海,但将目光挪出原始赛道之外,新的增长点依然柳暗花明。
年,携程本将竭尽向外寻找增长点。三年内成为亚洲最大、五年内成为全球最大旅游企业,是携程20岁生日后的新目标,携程CEO孙洁将“国际化”称为携程的“第三次创业”。但年初爆发的疫情,让酒旅行业集体进入了速冻模式。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认定为国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