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稀缺穿透
规模越大、责任越大!
作者:方敏
编辑:栗子
风品:沈禾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反垄断,依然是把高悬利剑。
10月8日,美团垄断调查以34.42亿元罚金落地,这是美团创立10年来的最大笔罚单。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认定,美团在中国境内网络餐饮外卖平台服务市场具有支配地位,自年以来存在滥用其支配地位实施“二选一”行为。根据《反垄断法》,以其年中国境内销售额.48亿元3%的罚款,计34.42亿元。并全额退还从各商家处收取的独家合作保证金12.89亿元。
两金相加,美团“损失”超47.3亿元,超过了全年47.1亿元的总净利。
同时,向美团发出《行政指导书》,要求其围绕完善平台佣金收费机制和算法规则、维护平台内中小餐饮商家合法利益、加强外卖骑手合法权益保护等进行全面整改,并连续三年向市场监管总局提交自查合规报告,确保整改到位,实现规范创新健康持续发展。
01
巨头与巨变另一只靴子
LAOCAI
乍看34.42亿元,确实够吓人。然对比同行,美团其实是松了一口气。
《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对垄断协议行为,可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10%的罚款,以美团年收入计,罚金在11.47亿元到.7亿元之间。此前有舆论预测其罚金或在10亿美元。
《中国纵向垄断协议公开案例研究报告》显示,年4月至年6月间,达成并实施的19起行政处罚案中,“行政罚款/销售额”的平均值为3.67%。
换言之,美团此罚在均值以下。相比年同样垄断翻车的阿里,更显幸运:后者.28亿元罚额,相当于年销售额的4%。
市场监管总局公告显示,美团有主动承认、主动提供证据、主动全面自查整改行为,总局考虑了美团在调查过程中主动提供了执法机关尚未掌握的重要证据、停止“二选一”行为并全面自查整改、积极退还已收取的独家合作保证金等因素,固做出上述处理意见。
所谓“二选一”,简单讲就是让商家只能在饿了么和美团上选一家上线,以此达垄断目的。
作为餐饮外卖巨无霸,年-年,在国内主要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合计服务收入中,美团收入所占份额分别为67.3%、69.5%、70.7%。
王者之姿背后,美团频繁被指对商户、消费者“二选一”。
—年,与美团签订独家合作协议并缴纳保证金的平台内经营者累计万家,保证金金额累计12.89亿元。
年8月,浙江台州温岭80多家商户因相似原因联名举报美团;今年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美团金华分公司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判决其赔偿饿了么万元。
此次巨罚《行政处罚决定书》,也明列了美团种种违法竞争行为。
对此,美团回应,诚恳接受,坚决落实、全面深入自查整改,杜绝“二选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34亿元罚款不会让美团元气大伤,但后续“整改”影响将更为深远。一些驾熟就轻的旧模式打法被锁柜中,转型势在必行。
并非恶意夸言,外卖是美团的核心业务。
美团年报显示,餐饮外卖收入占比第一,年收入高达亿元。上半年,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同比收入增长达89.3%,超过餐饮外卖业务59%涨幅。但二季度,后者收入.25亿元,仍是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总和的三倍左右。
可见,餐饮外卖业务依然是美团收入的基本盘。由此罚单带来的经营变数,怎能不察?
另一厢,第二季报显示,美团收入.6亿元,净亏33.6亿元,这已是美团连续三季度亏损。整个上半年美团营收.8亿元,净亏82.03亿元,去年同期则盈利6.31亿元。
一个随之而来的疑问是,伴随核心业务调整,本已亏损重压的美团业绩又将何去从?
毕竟,持续扩张的美团仍有不少待培育业务。
行业分析师林永表示,外卖餐饮是美团必须守住的基本盘,却并非帮助美团成倍生长的“新第二曲线”。
下半年开始,互联网巨头们开始涌入“社区团购”赛道:拼多多推出“多多买菜”;滴滴推出“橙心优选”,刘强东亲自带队上线了“京喜拼拼”。王兴也将美团优选定为“一级战略”,誓要打赢这场战役。
“我们的社区电商业务——美团优选依然是我们本季度最重要的投资领域。”年8月,美团财报如此表示。
当然,在巨头云集的赛道分羹,大决心也意味着高投入。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预计年社区团购业务亏损均亿元以上。在此之前这个赛道已“烧掉”近亿元的资金体量。
聚焦美团,年以来,美团围绕冷链等环节扩大投入。曾有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为扩展社区电商等业务,美团在三到五线城市大规模扩招地推等人才。
另一厢,伴随监管入场、市场红利消逝,赛道出现了降温,同程生活等小体量企业退场,京东、滴滴等也均传来调整社区团购动向,进击巨头只剩拼多多和美团。
话说回来,拉新效果也确实明显。今年第二季度,美团用户数跨过6亿大关,新用户大多来自低线城市。这意味着,美团超过抖音,成为腾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