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预订酒店 >> 预订酒店市场 >> 正文 >> 正文

全球OTA公司集体亏损,盈利的同程艺龙为

来源:预订酒店 时间:2023/3/10
手部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349598.html

来源/财经故事会

文/陈纪英

陡然而至的疫情,如同灭霸的响指,冰封了全球旅游业。连头部OTA公司也一度“命悬一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预估,年中国旅游总收入的潜在损失,可能高达3万亿之巨。

即便到了第二季度,多数OTA公司的元气依然没有恢复。

途牛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降93.5%,净亏损1.亿元,高达营收额的5倍;携程虽未发布二季度财报,但第一季度营业亏损12亿,预计二季度营收将同比下降67%-77%;亏损、收缩、裁员的坏消息,弥散在整个OTA行业。

全球同此凉热,国外友商也未能幸免于难。Booking二季度总收入为6.3亿美元,同比下滑了84%,扣非后亏损7亿美元;另一老牌OTA巨头Expedia年Q2营收同比下滑了82%,二季度净亏损7.53亿美元,其一季度的净亏损为13亿美元。

在这片“重灾区”中,也有一枝独秀的例外——同程艺龙,已经连续两个季度盈利。8月28日,同程艺龙发布年Q2财报,本季度净利润达到1.96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远超上季财报中预期的1.2至1.7亿。

在全球上市OTA公司中,同程艺龙是唯一两季度连续盈利的公司。

身在“重灾区”,交出“高分卷”,同城艺龙的复苏,是否意味着旅游行业迎来止跌回升的反弹拐点?能为重灾区的OTA复苏带来哪些启发和参考?

1

节流、取舍与变道

兵马不离阵,虎狼不下山,没有人愿意坐以待毙。

疫中收缩,几乎是旅游行业的集体选择。

年第一季度,携程总成本和费用同比下降了三成,途牛营收成本更是大降六成。

同程艺龙也不例外,CFO范磊的账算得很清晰——公司成本构成中,大头是人力支出和市场投放。

疫情引爆之后,同程艺龙管理层很快达成了共识,疫情相当严峻,公司立刻切换到低成本模式。

包括品牌广告、效果广告在内的市场投放被严格卡紧。今年2月,同程艺龙的市场投放只有区区几十万,3月也仅仅增至几百万,节流之下,Q1同程艺龙的销售成本同比下降了三成左右,从4.98亿缩减为3.51亿。

当然,收缩只是过度措施。5月疫情消散后,旅游行业开始回暖,同程艺龙开始加大市场投放,整体预算甚至高于去年同期。

而人力成本的显著降低,则依赖于同程艺龙年启动的转型。

年底,同程旅游网与艺龙旅行网宣布合并。合并完成后的新公司同程艺龙,开始了从“运营导向”向“科技导向”变道——从OTA向ITA(智能出行管家)转型。转型的关键路径之一,就是借力科技手段,大幅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自动化率。

在B端履约上,目前同程艺龙住宿订单九成以上无人触碰自动完成,这一比例在交通票务领域则高达95%。而在toC的用户端,同程艺龙拥有全自动化客服,还在业内最早上线视频客服,人力成本得以大幅缩减,服务效果反向提升。

年,同程艺龙的GMV超过亿,但呼叫中心其实只有名客服,员工数在去年底刚达到人,由此测算,人均产出万以上。

“这应该是全球人效比最高的一家OTA公司。”范磊认定。

疫情引发了下跌,也带来了新机会——无接触的线上渠道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旅游行业的数字化机会近在咫尺。

但是,数据分析机构易观发布的报告显示,年中国旅游业的线上渗透率仍仅为16.7%。

17年前的非典疫情,曾经催生了同程旅游网和艺龙旅行网的崛起——这一次,嗅觉灵敏的同程艺龙也不愿错过机会。

疫情之后,中国旅游景区全面关门、减员,门可罗雀的景区急于“云端”种草,寻找变现机会,但截止年底,中国景区门票的线上化渗透率不足20%

同程艺龙的全域通项目开始大展身手。今年二季度,同程艺龙和内蒙古兴安盟联手,综合运用VR、3D、AI等技术,搭建了一个“全域旅游+智慧出行”平台,整合本地化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服务。

随后,这一模式被批量复制到多个目的地景区。

疫情期间,同程艺龙旅游出行“新基建”供应商的身份,反而愈加坐实,截至年6月30日,同程艺龙平台提供由约家国内航空公司及代理运营的超过0条国内航线、超过万家酒店及非标住宿选择、近37万条汽车线路、条渡轮线路,以及约个国内旅游景点门票服务。

此举加速助力同程艺龙疫后快速复苏。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同程艺龙月活用户已回升至1.76亿,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月付费用户达到万,较第一季度大幅增长25.7%;住宿预订服务同比恢复近七成,较上一季度增长近7成,交通票务服务收入同比恢复近八成,成为旅游行业复苏排头兵。

2

围猎下沉市场

复盘起同程艺龙连续盈利的“一枝独秀”,范磊把第一大功劳“颁给了”下沉市场——这里是亟待旅游行业开采的富矿,人口规模高达9.3亿,占据全国近7成人口。

同时,下沉市场住宿业务的在线率极低,仅有20%左右,远低于高线城市的50%,而且下沉市场玩家很少,“这意味着不止是倍增的机会”,范磊估算。

而在交通领域,一方面,高铁动车会在未来三年内开设许多下沉路线,带来在线票务新增量;另一方面,下沉市场的第一大长途出行工具——汽车票务的在线化程度很低,数字化空间辽阔。

围猎下沉市场,成为OTA企业的共识。

在线上,唯一能够触达全域市场的平台,是拥有12亿月活用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