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酒店市场可谓艰难前行。截至8月31日,锦江、华住、首旅如家等本土酒店巨头都亮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业绩均呈现亏损状态,短期来看业绩承压。不过,酒店巨头们仍旧积极摸索新方向,尤其是对中高端酒店的布局可谓快马加鞭。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家酒店集团下沉抢夺中高端酒店市场份额,得益于中高端酒店成为差旅市场的主流,大量存量经济型酒店处于换代升级的关键时期。各家在“跑马圈地”时,如何保证收益率则是这些选手要考虑的。
上半年集体亏损
各本土酒店巨头近日相继交出了年上半年的答卷。作为国内第一大酒店集团的锦江酒店,上半年的业绩呈现亏损。据锦江酒店发布的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锦江酒店实现合并营业收入50.4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9%。
另一边,华住集团上半年的业绩也呈现亏损状态。数据显示,年上半年,华住收入为61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华住集团的净亏损为9.8亿元,而年同期的净利润则为1.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具体来看,今年二季度,华住集团的净亏损为3.5亿元,而年同期净利润为3.78亿元,今年一季度华住集团的净亏损达到6.3亿元。
同样亏损的情况也出现在首旅如家身上。据财报,首旅如家实现营业收入23.31亿元,同比下降25.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3.84亿元。
显然,因国内疫情,上半年酒店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但随着暑期的到来,部分酒店的业绩也正在逐步回暖。从锦江酒店在中国境内业务运营情况来看,疫情得到控制后,境内酒店经营复苏明显,6月境内酒店整体平均RevPAR迅速反弹至年同期的88%;随着疫情好转,预计RevPAR将迎来快速修复期。
谈及暑期的恢复情况,首旅如家总经理孙坚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以来,首旅如家单日入住率超90%的门店达家,满房酒店近千家,呈现一个非常好的复苏信号”。孙坚还表示,随着满房和持续满房的数据正在上升,业务也在逐渐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扎堆布局中高端酒店
虽然短期内业绩承压,但各本土酒店集团依然在押宝中高端酒店市场。
首旅如家上半年财报显示,为顺应国内酒店消费升级趋势,首旅酒店集中资源大力发展中高端酒店。截至报告期末,首旅酒店中高端酒店数占比提升至24.44%,中高端酒店房间量占比提升至33.4%。受益于中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报告期内,首旅酒店中高端产品占酒店收入达到50.7%,较年全年增加3.82个百分点。
除了首旅如家,华住也在瞄准中高端市场发力。日前,随着华住集团旗下中高端品牌漫心酒店北京中关村苏州街店的正式开业,漫心的酒店数量突破家。华住集团华北公司CEO、华住中高端事业部CEO曹娟进一步表示:“目前,在北京已经开业21家漫心酒店,到明年这个时候北京能开到40家,上个星期刚开了一家店,下个月前门还有一家店要开业,未来在欢乐谷、方庄也将各有一家店要开业,北京在建店有很多。”
谈及酒店巨头纷纷扎堆布局中高端市场,华美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高级经济师赵焕焱表示,当疫情拐点出现后,中高端酒店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另外,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下沉市场所给予各酒店集团的机遇,是中高端酒店品牌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酒店业内人士表示,从需求端来看,近两年差旅市场普遍集中在-元左右价格区间,因此也催生了大量中高端酒店。
根据此前文旅部发布的年二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调查报告,三星级饭店的平均出租率位列第一,达到38.42%,而四星级饭店的平均出租率紧随其后,为36.72%。由此可见,中高端酒店的市场机会依旧存在。
上述酒店业内人士谈到,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中高端市场成为酒店业新的增长点,同时,很多大的酒店集团一线城市酒店的饱和率比较高,而中端酒店则更多的是在存量酒店,通过改造而进行更新、升级,所以更多会在下沉市场中扩张。
加盟商收益现分歧
布局中高端酒店是酒店巨头们早就谋划的战略。在拥挤的赛道中,中高端酒店的收益率是业界普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