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全球共享短租巨头Airbnb(爱彼迎)宣布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并于年7月30日起,暂停支持中国境内游房源、体验及相关预定。仅保留北京工作室以备中国消费者在海外的住宿需求。
爱彼迎的退出让人觉得非常的突然,但又似乎并不意外。
一、改变世界的公司
Airbnb可以说是共享经济的先驱者。
年秋天,罗德岛设计学院刚毕业的Chesky和他的室友JoeGebbia,想一起创业。但是琢磨了一阵也没找到好的方向,反而每月都在为公寓的房租发愁。几个月下来房租快交不起了。恰逢旧金山举办一个设计师大会,附近酒店的房源供不应求,两人突发奇想:把自己的公寓出租给订不到酒店的设计师。
随即,Chesky和Gebbia推出了一个简单的网站并提供每晚80美元的充气床和自制早餐。
没想到三个气垫床位全都租了出去,他们意识到这个路子可能有点搞头。
他们只是简单的发现需求,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刚开始也没有什么改变世界的想法。也许会有人有相同的idea,但是以此发展成一个商业模式,可能就没什么人去深入探究了——直到出现去深究的人。
于是一个气垫床、一份早餐成为了Airbnb的商业雏形,为二人赚到了第一桶金,也看到了一种新的商机——在线短租。Airbnb的名字就是源自两位创始人当时为房客准备的气垫床和早餐——AirbedandBreakfast(充气床垫和早餐)。
你以为这就开始开挂了吗,其实没有这么容易。当设计师大会一过,就没有人来租气垫床位了。Chesky和Gebbia开始跑一些会议甚至是音乐盛典去推销自己的产品,零星的拉到几十位新用户。但是只要大会一结束,订单就是断崖式下跌,这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为了支撑公司活下去,Chesky刷爆了几张信用卡。因为债务压力,他们一度改卖早餐麦片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一段时间没日没夜地辛苦进货改包装出售麦片后,感觉路走岔了。他们开始反思原来的商业模式“为什么一定要气垫床不能是真的床呢,为什么只能瞄准参加大会的用户而不是普通用户呢?”结论就是不仅需要用户也需要房东的加入。一番反思,于是才有了新的转型正确的定位——“从个人而不是酒店手中去租一间房”,“给背包客家一样的归属感”。
两人还拉了一位做工程师的朋友内森·布莱查奇克来完善产品体验,三人围绕这个方向算是真正开始创业之路。
Airbnb的商业逻辑并不复杂。它的运作模式归根结底就是把空余的客厅或者客房收拾出来租给没有预算住酒店的背包客,“房东”再尽地主之谊,为访客提供一顿家常的早餐。Airbnb作为沟通双方的中介,则在“房东”和房客之间收取一定的“中介服务费”。
这种共享经济的模式,提升了经济效率,同时也给了很多人新的选择去满足自身的居住需求,无疑创造了价值。
发展到今天,Airbnb已经是全球最大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在全球有万特色民宿、短租、酒店、公寓、客栈,覆盖个国家和地区短租民宿房源,现已有万名房东、体验达人,在全球各个国家、地区接待房客,体验参与者超过10亿人次。年全球最具价值大品牌榜,爱彼迎排名第位。
年Airbnb开始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12月,他们的中国“首秀”就安排在了东方明珠,在塔内搭建了一个卧室,房间主人则是超模刘雯,“奇屋一夜”的名号就这样在国内打响了。
年3月底定下了名“爱彼迎”作为品牌和产品的中文名称。
年,他们把“奇屋一夜”搬上了长城,邀请四位幸运儿在长城烽火台上住一晚,但最后因为文物保护等担忧而作罢。
爱彼迎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还是花了一番功夫。
二、败走中国
最终,Airbnb在中国市场发展并不如预期。
在疫情之前,中国境内地区业务也占它国际业务的5%。而年的营收中,更是降到只占全球1%。这可能是它退出中国市场的直接原因。
很巧的是6月初,Kindle中国宣布一年后即年6月30日,停止Kindle电子书店在中国的运营。而在去年LinkedIn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再之前还有uber。
不得不说国内市场竞争真的太激烈了,尤其互联网领域。
中国互联网在应用层面的推陈出新还是比较厉害的。市场出现一块大蛋糕,只要领先者不是壁垒根深蒂固,那都是有机会抢下一块肉的。例如拼多多甚至能在阿里和京东之间撕扯出一大块地盘。
这种竞争,资本上可能是最基本的入场券。有大蛋糕竞争的背后都有大厂支持,烧钱完全不怕。记得过去滴滴和Uber大战,打车比地铁都便宜,竞争起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能接受,能赢一点是一点,最后结局,滴滴对uber说,“你是不是玩不起?”
资源上,新势力的崛起可以利用背后大佬的流量优势快速上量,后发先制反而是常规操作。
还有过去互联网公司的勤奋程度,员工短时间快速不断迭代产品,哪个对手不头疼。(现在可能有所转变)。外企相比本地企业,重要的决策都要更慢,搞团队、供应链、文化契合等都要更花时间。比如Airbnb在年才开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