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程旅行近日发布的《年“五一”假期居民出行预测报告》显示,涨价是今年“五一”长假旅行消费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其中,秦皇岛(同比涨幅.2%)、珠海(同比涨幅.2%)、青岛(同比涨幅.9%)、汕头(同比涨幅.1%)、扬州(同比涨幅87.1%)、上海(同比涨幅77.6%)、广州(同比涨幅76.8%)、厦门(同比涨幅67.2%)、嘉兴(同比涨幅49.5%)、三亚(同比涨幅37.3%)。是目前为止酒店价格同比涨幅最高的10个旅游城市。
随着防疫形势稳定、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国内旅游业回暖,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被业内认为有望成为“史上最热黄金周”,很多居民将选择在“五一”期间出游。与此同时,接下来的“五一”假期酒店价格水涨船高,甚至有的旅游城市的酒店价格翻一番,平均价格超过了疫情前的水平。这意味着消费者在“五一”期间出行出游需要多掏一大笔住宿费,大大提高了人们“五一”出行出游的成本,当然让人不爽。
实际上,近些年来,只要是出游高峰期的节假日,不论是五天小长假的五一假期,还是七天长假的国庆节、春节假期,酒店大幅涨价早已经是常态化现象,也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从市场经济角度说,站在酒店经营者的利益立场,节假日酒店大幅涨价是正常的商业选择,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不少旅游城市酒店其实做的是我们常说的“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生意,在旅游淡季甚至旅游旺季的工作日期间,酒店的入住率非常低,工作人员比顾客还要多很普遍,酒店在这期间不是维持基本运营,就是处于亏损状态。酒店赚钱,实现盈利,全靠旅游高峰期乃至主要依赖几个节假日。如果酒店在节假日期间不大幅涨价,不狠狠捞一把,赚个盆满钵满,全年下来可能就要亏损,将走向倒闭。
从法律角度说,酒店行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实行的是自主定价机制,节假日期间大幅涨价属于酒店的正当权利。从这个角度说,酒店在节假日期间究竟是大幅涨价,还是如消费者所能接受的只是适度涨价,关键看是否合法合规,只要合法合规,没有损害到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没有问题。一方面,酒店节假日大幅涨价要做到明码标价,在旅游在线平台上要清晰地标明出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另一方面,酒店更要保证节假日期间服务质量不打折,让消费者感受物超所值。
当然,不能因为酒店行业实行自主调价机制,监管就对节假日酒店大幅涨价现象听之任之,仍然要强化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一方面,严管酒店行业虚假宣传,防范酒店行业坐地涨价、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酒店行业的卫生等质量监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