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曦
携程侵权一案判了,携程APP被判赔偿用户.48元。
但其实,目前,用户已过亿的携程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被质疑“大数据杀熟”。如金融产品“拿去花”也面临诸多投诉。
携程侵权始末
7月7日下午,柯桥法院开庭审理胡女士诉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侵权纠纷一案,并当庭宣判。
经过审理,柯桥法院认为携程APP作为中介平台对标的实际价值有如实报告义务,其未如实报告。携程向原告承诺钻石贵宾享有优惠价,然却无价格监管措施,向原告展现了一个溢价%的失实价格,未践行承诺。而且携程在处理原告投诉时告知原告携程无法退全部差价的理由,经调查也与事实不符,存在欺骗。故认定被告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和欺骗行为,支持原告退一赔三。
基于此,柯桥法院判决被告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赔偿原告胡女士投诉后携程未完全赔付的差价.37元及订房差价.37元的三倍支付赔偿金共计.48元。
与此同时,法院要求被告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应在其运营的携程旅行APP中为原告增加不同意其现有《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仍可继续使用的选项,或者为原告修订携程旅行APP的《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去除对用户非必要信息采集和使用的相关内容(修订版本需经法院审定同意)。
据媒体报道,年7月,胡女士通过携程APP订购了舟山希尔顿酒店的一间豪华湖景大床房,并支付价款元。但当胡女士离开酒店时发现,该酒店的实际挂牌价仅为.63元。
对此,胡女士表示自己不但没有享受到星级客户应当享受的优惠,反而多支付了一倍的房价。
随后,胡女士与携程沟通,但携程以其系平台方,并非涉案订单的合同相对方等为由,仅退还了部分差价。
于是,胡女士以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采集其个人非必要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等为由诉至柯桥法院,要求“退一赔三”并要求携程旅行APP为其增加不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时仍可继续使用的选项,以避免被告采集其个人信息,被告掌握原告数据对原告杀熟。
被投诉的还有“拿去花”
携程“大数据杀熟”一案宣判后,激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微博用户称,“携程大数据杀熟这么严重才被判退一赔三,太轻了。”也有网友称,以后不敢用携程了,大数据杀熟太可怕。
携程成立于年,总部位于上海,年1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年4月19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据携程发布的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携程获得营业收入14亿人民币,净利润18亿元人民币。
然而,收入十多亿的背后却不乏用户的不满与投诉。
据黑猫投诉显示,有关携程的投诉高达条,这其中多涉及手续费较高,买完机票就降价、以及旗下金融产品“拿去花”的问题。
7月2日,有用户称在携程买票时,不知怎么就分期了,想要提前还款,还要收服务费。
无独有偶,7月12日,有用户投诉称,在携程网购买了几次酒店酒店与一次动车票,一段时间后,便收到携程“拿去花”的短信说要扣款,最终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拿去花”自动扣款.57元。
据携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