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现在进入到一个稳经济、保就业的重要窗口期,可以展望到下半年年底,这个过程肯定是经济第一重点任务。
2、消费者在受疫情压制的过程中,社交聚会需求没有消失,而是被延后了。
3、餐饮不仅仅是门店,也不仅仅是供应链,更在于与餐饮相伴生的很多领域。
4、在海南的离岛免税市场,有一些新的进入者开始介入。在这样一个增加供给的大环境下,整个海南免税的市场会进一步扩容,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所有在里面的公司都会受益。
5、(电商运营)这个行业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越往后发展,一定是腰尾部为主的内容创作者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6、疫情前后可能是整个板块风格切换的重要分水岭,当前应该重视政策底、市场底和经济底的‘三底轮动’。
以上,是天风证券商贸零售与社会服务首席分析师,行业新财富第一的刘章明在6月13日的路演交流中发表的观点。
刘章明认为,随着上海、北京的疫情得到控制以及复工复产到来,社会秩序正常化过程中的边际改善将带来相关板块和公司的机会。
在短期的新变化方面,“憋”了两个多月的居民或将产生一些补库存的新需求,而其中会有机会的板块包括零售渠道、休闲食品、预制菜。
刘章明表示,传统的社交聚会的需求并不会消失,只是被延后了。医美化妆品、餐饮连锁以及供应链、餐饮伴生性消费、白酒都将迎来新的浪潮。
刘章明也介绍了免税方面的一些新机遇。他认为,随着新进入者越来越多、海南即将达到封关条件成为自贸港,海南的离岛免税市场会进一步扩容,在里面的公司都会受益。
“现在在海南离岛做任何的布局,拉长看都可能会得到比较好的收益。”刘章明说。
除此之外,刘章明还分析了出行、酒旅、服务业、电商等方面的机会。
本次交流包括四十分钟的主讲以及问答环节。以下是聪明投资者整理的对话内容:
化妆品行业必须拥抱线上渠道,找到更加精确的红人进一步细化营销和销售
问:化妆品行业的线上渠道未来会如何演变?
刘章明:首先化妆品行业的营销占比较高,所以它在很多营销乃至渠道的选择上是领先于其他传统消费品的。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能够看清楚化妆品未来线上渠道的变化,实际上也就看明白了未来消费品的整个线上化的变化。我认为可能有这么几点:
第一,必须拥抱线上。不管是从品牌化还是效果化,亦或是从销售的角度来讲,线上的占比差不多30%-40%,化妆品行业占比会更高,可能50%-60%,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
第二,当前的线上化的格局就是反垄断。反垄断的背后意味着各个平台都设置了红绿灯,对行为边界有进一步的约束。
如果只依赖于某个平台、某种内容形式或者某几个红人,很难实现品牌的社会化传播和品效合一。
这意味着重视线上的同时,要考虑各个平台中要如何做营销,如何做销售,进一步去细化。
第三,线上流量系统性数量型增长的红利已经消失了。它在年左右出现消退,年到年这五六年的时间,进入到去中心化的状态,这种去中心化可以理解为平台的多元化。
我们要看到当前流量背后的红人经济或者社会化流量,是基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