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讶的是,亚洲旅客向北美地区输出的预订量达到去年同期的80%以上。
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酒店业上半年整体表现萎靡不振。
Expedia和Booking集团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入住间夜量和预订间夜量分别同比下滑了81%和87%。
从国际酒店发布的财报来看,万豪在上半年的入住率为35.9%,同比下降了36.0个百分点,雅高在上半年的入住率为31.0%,同比下降了36.6个百分点;希尔顿酒店上半年的入住率为39.3%,同比下降了35.1个百分点。
尽管上半年全球酒店业表现惨淡,但在疫情暴发期过后,酒店业呈现出逐步复苏的态势。而在进入年下半年以后,全球酒店业恢复势头似乎越发明显。
来自德比软件的数据显示,7月1日-31日,北美地区的酒店预订量整体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0%以上;而亚洲、欧洲地区来自不同客源市场的酒店预订量大多也恢复至去年同期的40%以上。
北美酒店市场表现超乎想象,各地区本土客源市场表现最好
从目的地市场来看,7月份北美酒店市场的整体表现超出想象。德比软件数据显示,7月北美本土市场的酒店预订量超过去年同期;而欧洲、南美的客源市场也恢复至去年同期的50%以上。
其次表现较好的是亚洲,除南美客源市场外,北美及本土市场的酒店预订率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0%以上。南美表现最差,除本土市场,其他客源市场尚未恢复至去年同期的30%。
图1:年7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全球酒店预订情况
实际上,北美地区一直笼罩在疫情的阴影下。据悉,7月份北美地区仅美国新增病毒感染病例就达到万。而北美酒店市场之所以表现良好,或与该地区美国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以及疫情危机下“积极”开展经济复苏行为有莫大关系。
当地时间8月6日,美国国务院宣布解除全球旅行经禁令;而在这之前,美国已于6月8日宣布取消5国及国内39州的旅行禁令。在景区复工方面,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乐园在佛罗里达州疫情反弹的情况下仍于当地时间7月11日重新恢复开放。
亚洲酒店市场的恢复情况虽不如北美,但考虑到不同客源市场的良好表现及其疫情防控工作到位,可以说是“稳中向好”。据悉,7月份有包括沙特航空、荷兰航空、卡塔尔航空、阿联酋航空、酷航等多家国外航司恢复至中国内地航线;新加坡也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开通或计划开通绿色通道;日本也在逐步放宽对部分国家的出入境限制。
从欧洲地区来看,7月1日欧盟正式向15个“疫情安全国”访客开放边境等。据世界旅游组织称,据7月19日数据显示,在放松了国际旅行限制的87个旅行目的地中有41个位于欧洲。
而南美地区整体表现欠佳或是受巴西、秘鲁、墨西哥等国家疫情形势恶化影响。据悉,南美洲新增确诊病例自5月以来呈高速上升态势,7月19日-7月25日期间,南美洲新增确诊达54万例,是每周新增确诊数量最高的大洲。且在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南美地区大部分国家包括巴西、秘鲁、智利、哥伦比亚等仍旧采取较为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
此外,进一步研究图1发现,7月1日-31日,不同地区都表现出本土客源市场最活跃的现象。北美市场来自本土市场的酒店预订量达到去年同期的.3%;欧洲本土市场的酒店预订量恢复至去年同期的92.9%;而亚洲、南美则分别恢复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7.8%、54.5%。
这并不令人感到惊讶,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影响下,人们跨境旅游的意愿大幅降低,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前提下,各国政府正在积极鼓励人们进行国内游活动。比如泰国内阁6月批准了一项预算为亿泰铢的国内旅游促进计划;法国、意大利、比利时、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近期也相继出台措施,鼓励本国民众在境内旅游。
7月底酒店市场恢复势头减弱,亚洲旅客全球活跃度最高
从客源市场来看,又是另一番景象。7月1日-30日,除本土市场,北美旅客赴亚洲出行的意愿较高;而赴南美、欧洲的出行意愿较低,北美旅客在这两个地区的酒店预订量仅为去年同期的30%左右。
欧洲和南美地区的旅客也较为活跃。除了本土市场,欧洲旅客在北美和亚洲活动较为频繁,而南美旅客似乎更喜欢奔赴北美及欧洲。
整体而言,亚洲旅客在全球最为活跃,其赴美出行的积极性甚至超越了本土市场。德比软件数据显示,亚洲向北美和本土市场输出的酒店预订量分别达到去年同期的87.7%和67.8%。
图2:7月6日-8月2日,与年同期相比的全球酒店日预订量变化情况
此外,德比软件数据还显示,7月6日-8月2日期间,全球top10渠道供应商及全球top10酒店供应商日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均呈现每周波动式上升:每周六酒店预订同比数据达到周期内峰值;每周一或者周二酒店预订同比数据达到谷底;全球酒店预订量以周为单位正在逐步回暖。
图3:全球top10渠道供应商日酒店预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变化情况
图4:全球top10酒店供应商日预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的变化情况
这或在一定程度说明,疫情期间,人们对周边度假游的需求引领全球酒店市场的回暖。毕竟周末的酒店预订量更多来自于人们的周边度假需求而非商旅办公需求。而凯悦也在第二季度报告中表示,其在大中华区、美洲部分地区等的酒店业务复苏,主要依靠的是休闲散客的住宿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全球酒店市场恢复的强劲势头在后期有所减弱。德比软件数据显示,7月27日-8月2日(7月最后一周),北美来自本土、欧洲、南美、亚洲不同客源市场的酒店预订量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47.7%、49.5%、82.7%,与7月整体情况相比有所回落。亚洲、欧洲和南美的情况亦如是。
图5:7月27日-8月2日与年同期相比的全球酒店预订情况
从各地区活跃程度最高的本土客源市场的表现也能看出端倪。7月27日-8月2日,北美、欧洲、南美、亚洲本土市场的酒店预订量分别恢复至去年同期的.6%、87.3%、51.55%、63.7%;而在7月1日-31日这些数字则分别为.3%、92.9%、54.5%、67.8%。
至于7月底全球酒店市场回暖趋势有所下降的原因,或在于部分国家及地区对解封后疫情反弹担忧而进一步采取的措施。
比如尼泊尔自7月22日解除全国封锁以来,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重新回到两三百例的高位,因此目前尼泊尔一些边境县镇已经开始重新实施封锁;出于对西班牙境内疫情反弹的担忧,英国7月25日收紧对自西班牙入境人员的防疫措施;而法国、德国及奥地利等国家也都曾在7月底宣布实施更严格的防疫措施。
对于全球酒店市场未来几个月的发展情况,在疫情阴影下,没有谁能给出精准预测。或正如万豪CEOArneSorenson此前所说,“我认为行业已经开始复苏了。但是只有当民众认为疫情已经过去的时候,大家才会恢复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