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到底度假的概念是什么?
如果说度假是旅游的一种形态,那它也必然会经历不同的代际发展。从最早期的1.0的观光式度假,到2.0的体验型度假发展到3.0的休闲式度假,一直到今天的多元化个性化度假的4.0时代,度假的发展既体现了宏观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时也顺应了文化潮流的发展趋势。而从近现代度假的起源来看,度假生活方式还是一个从17-18世纪欧洲贵族成人礼旅行(GrandTour)逐步发展起来的高品质奢侈社会活动(Vacation),而无论是后期如何发展它都呈现为三个特征:首先正如Vacation这个词的词根Vac的原意“空闲”一样,度假的前提是必须拥有从劳动工作中解放出来的足够的空闲时间;同时Vacation的动词形态Vacate的意思是搬出、位移,也就意味着度假要离开常住地产生异地的生活形态;第三个要素自然就是这项运动从一开始就是有钱人的专利,就是你必须有足够的支付能力来满足度假生活的高额预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度假本身就是一个对于中产阶级及以上精准人群的精准需求把握,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能够让人们逃脱日常繁琐事务的一种放松、娱乐、疗愈的异地生活形态。而从酒店住宿业态来看,这个场景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度假目的地,但是否能够真正完成人们的度假生活方式要求那就千差万别了。在此我依然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在目前我国的酒店市场当中有大量的“伪度假酒店”和“伪度假村”,国际国内品牌很多都是将城市商务酒店的产品搬到了旅游目的地进行复制和简单调整,而并非针对度假者需求的量身定制产品,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02度假行业的标杆到底有哪些?
刚刚说到现代度假生活其实是个舶来品,那到底在美国和欧洲有哪些度假业态品牌能够成为我们的标杆呢?首先在欧洲出现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分时度假产业可以作为参考的标杆之一,虽然说欧美的分时度假不能照搬照抄到中国市场,但这种结合市场和需求的成功模式值得我们行业借鉴。同时迪斯尼、环球影城等乐园度假目的地的模式也同样值得我们参考学习,上海迪斯尼和刚刚开放的北京环球影城度假区带来的整体旅游兴旺难道不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同时像以酒店为核心的目的地度假胜地如亚特兰蒂斯等现象级产品也同样值得我们对标,而包括地中海俱乐部在内的一价全包式度假产品和品牌其实都是针对他们所在国的度假者特征和需求的优秀产品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标杆来参照。而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回国内,我们也有很多优秀企业一直在赶超探索,乐园度假的华侨城、华强方特,酒店度假生活倡导者君澜和近几年重点拓展度假市场的开元其实都在这个领域布局,当然碧桂园由于自身原有房地产项目的位置特征,让他们从一开始的“被度假”到现在慢慢主动布局度假市场也成为国内行业的标杆之一。我们今天说标杆,并不是说我们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要能够放眼全球知道优秀的度假品牌有哪些优势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从而对我们自身的产品研发品牌打造提供素材。
03度假发展到底有哪些成功模式?
中国度假市场尤其是度假4.0市场所呈现出来的是需求各异的个性化、多元化特征,这样的特征加上互联网的天然迭代属性让我们无法再用简单的标准化产品去获得市场并领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我们除了规模效应外,重要的是要打造特有化的度假模式。那在全球范围内到底有哪些已经被证明过的成功度假发展模式呢?首先在前面我们提到了分时度假(Timeshare或者VacationOwnership)这个行业起源在法国,但发展壮大兴盛在北美主要是在美国。目前这个行业年已经在全球拥有大约家分时度假度假村,超过间度假单元,年收入近亿美金,雇员超过人。我的前东家温德姆环球旗下的分时度假板块是全球最大的分时度假运营商、销售商和交换商,而其他几乎所有的国际酒店集团其实都有自己的分时度假业务板块并且每年为集团贡献了巨大而稳定的现金流。而另外一个和分时度假几乎同时存在的行业是度假租赁(VacationRantal)行业,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标准化运营的Airbnb,个人度假物业可以通过度假租赁品牌完成品牌运营、规范管理并形成连锁化规模,目前温德姆、雅高等集团都在欧洲和美国拥有多个度假租赁品牌矩阵。第三个模式就是类似地中海俱乐部(ClubMed)的一价全包的度假模式,我们先不讨论这种方式是否适合每个国家市场,但万豪从年八月发布一价全包预订平台以来,已经从原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的5个一价全包度假酒店扩充到现在37家酒店,共计12,间房的新的模式是否值得我们思考?最后自然就是我们不得不提的酒店业门外的野蛮人,Airbnb的共享住宿模式其实在度假领域的个性化需求模式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我们不得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