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个视频火上热搜,视频里一个满脸怒容的女士在婚纱店里用剪刀损坏婚纱,旁边的店员并未上前阻止,只是警告该女士之后需要赔偿。
那名女士一共损坏了32件婚纱。经过双方协商,最后赔偿了5万元。
看似是一起普通冲突事件,但内核确实值得大家讨论。
一、冲动是魔鬼
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我们总会遇到各种糟心事,和亲人、同事、陌生人都偶有摩擦,吵架时是很难控制情绪,但摔东西、破坏东西实不可取。
《史记》里写的:“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情绪起伏很大的时候,依然保持平静的人,看我们可称作人上人。
可以表达愤怒,但不能愤怒地表达。
该女士因为疫情、怀孕等原因,不得不取消婚纱摄制,她认为预订的酒店可以全额退款,婚纱店也应当全额退款。
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她没有通过其他合法手段解决问题,却采取了极端的方式,试图通过自己的“武力”逼迫店家同意,剪的时候是发泄了,可是这样的事情一经曝光,不仅受到了舆论的谴责,在行为上也涉嫌故意破坏财务的罪名。
最重要的是,本来是元的定金,现在是5万元的赔款。将近14倍的学费委实有点小贵。
二、如何保证权益
其实,客观来说,我虽然不太赞成该女士的做法,但我们普通消费者确实也被各种预付条款坑过。
双十一的预付商品、培训班的预付款、健身卡的预付款、酒店押金,常常都很难退回。有的是在购买时标明但未认真看,有的就是欺负消费者不懂相关条例。
因此,在看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之前流传的准则是订金可以退,定金不能退。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规定,定金数额不超过合同标的的20%。
如果这套婚纱价格是元,那么定金最多应该收元,那么该孕妇提交的元中,至少应该退回元。
如果合同里写的是订金,那么该女士不再订婚纱后只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即婚纱店已经支付的部分费用。
比如一些人工或装饰费用,这个商家也应当提供相关依据。
三、启示
近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行程需要临时性取消,近期要办相关活动的人们一定要注意合同中标明的不可抗力因素,这样有利于后续维权。
其他消费时需要注意的是:
(1)定金给的容易、要回来难。因此,定制服务和购买商品时不要随便交付定金,若一定要定制,在签协议、交付定金前,除了警惕“定金一律不退”之类的条款,也要综合考量商家的信誉、能力水平。比如充值的理发卡,是否足以支撑到理发店长期正常运营。
(2)签订协议书时不要怕麻烦,且脸皮要厚。对于不懂的方面多问多咨询,尽量将商家的口头承诺书面化,适当保留证据。
比如,你可以打开随手记里面的神象云,在记一笔中通过拍照功能,留下定金合同的相关图片,便于后续发生纠纷时可以随时查看情况。
(3)消费时要理智,权衡考虑各方面因素,尽量做到遇到突发情况,可以获得损失最小化。维权时更要采取合法方式不意气用事。
来源:随手记社区
作者:绛籽攒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76.html